老伯自制“神器” 邊輸液邊照顧癱瘓妻子
2016-07-12 16:19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 彭鑫 ?原標題:為了能照顧癱瘓的妻子老伯用這樣的神器輸液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無論健康還是殘疾、無論貧窮或是富貴,都要牽著你的手,一起面對生活的種種。有人問什么是最好的愛情,其實這就是最好的愛情:相濡以沫,做你余生最好的拐棍。
日前,一組“為了能照顧癱瘓的妻子,老伯用這樣的神器輸液”的組圖在微博走紅,引起眾多網(wǎng)友關(guān)注、點贊。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探訪得知:老伯名叫楊度學,他制作這個輸液神器,是為了自己能在需要輸液的狀態(tài)下照顧癱瘓的妻子。
網(wǎng)友:
為輸液“牛伯”的創(chuàng)意和愛的守護點贊
網(wǎng)友“一船月光搖啊搖”拍攝的“牛伯”自制輸液神器。
據(jù)網(wǎng)友“一船月光搖啊搖”介紹:不久前,自己在楊家坪建設(shè)醫(yī)院遇見了“牛伯”,由于要照看三輪車里癱瘓的妻子,騰不出身(在診所輸液),將輸液袋頂在頭頂。他提供的圖片顯示,老伯的頭頂固定了一個大塑料瓶,上面掛著輸液袋。
“一船月光搖啊搖”告訴記者,自己是到醫(yī)院辦事偶然見到這一幕,起先覺得這種做法是“高招”。他感慨:“我從來沒有想到,輸液原來可以這樣任性…為‘牛伯’的創(chuàng)意點贊,更為‘牛伯’愛的守護點贊!”
這組暖心的圖、文立即引起了其他網(wǎng)友的點贊和關(guān)注?!瓣柟饷髅钠鋵嵤莵碜詢?nèi)心,心靈美的人處處都是正能量”。不過也有人表示:“不知咋的,看了比較心酸”,還有人表示:“我見過,值得敬佩的堅毅老人”。
65歲的楊度學說,為方便送癱瘓13年妻子萬啟加去醫(yī)院看病,兩個月前才買了這輛三輪車。
醫(yī)護人員:
周圍人都知道“牛伯”的故事
楊度學在家扶癱瘓13年的妻子萬啟加練走路。
由于網(wǎng)友只拍下了圖片,并無老人的姓名、地址、聯(lián)系方式。7月11日上午,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來到位于楊家坪的重慶建設(shè)醫(yī)院,醫(yī)院的門診部門口,就是網(wǎng)友拍下暖心圖片的現(xiàn)場。
看到老伯的圖片,不少醫(yī)護人員都表示有印象。“哎呀,今天早晨還來我們這里抓了藥的!”值班護士回憶,老伯來得特別早,是帶著老伴一起來的,還跟醫(yī)生交談了一會兒,然后趁著天還不太熱就回去了。
醫(yī)護人員告訴記者,老伯曾帶著妻子在醫(yī)院做過長期治療,雖然不知道老伯的名字,卻知道他的故事?!八疹欉@個孃孃很多年了,還經(jīng)常帶她到步行街逛,我們都知道他們夫妻很恩愛”。
“牛伯”楊度學:
腰椎間盤痛需輸液,妻子身邊時刻不能缺人
楊度學在家給癱瘓13年妻子的萬啟加喂飯。
輾轉(zhuǎn)之下,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得知這位“牛伯”真實名字叫楊度學,今年65歲,他的妻子名叫萬啟加,今年63歲。11日中午,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趕到他們位于民主一村44棟的家里的時候,楊度學正下樓給萬啟加買米粉。
其實,兩人才剛剛從醫(yī)院回來,中午楊度學預(yù)備吃昨晚煮好的稀飯,但是萬啟加的口味比較大,楊度學特意讓米粉店多加了酸菜、鹽。上樓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天太熱還是米粉碗太燙,楊度學的額頭上滲出了細細的汗。
楊度學把桌子搬到萬啟加面前,她能夠自己使用筷子,一點一點地往嘴里喂。不過因為擔心燙,楊度學還是自己喂了她一會兒,又是吹,又是用塑料袋做了一個“圍嘴”。
楊度學在家演示自已頭頂放輸液袋的情況。
他那款輸液神器其實就是一個塑料大酒壺,楊度學在兩邊鉆了孔,綁上繩索后牢牢固定在頭頂。在酒壺的頂部,他用鐵絲做了一個簡易的掛鉤,前幾天,楊度學一直在使用這個神器。
楊度學退休前是搬運工人,因此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職業(yè)病?!懊磕甓加幸换?,一走路就會覺得很累。”楊度學說,因為這個病,他每次都要輸十多天的液,但妻子身邊時刻又不能缺人,他因此制作了這個“神器”。
(文/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張旭顧曉娟實習生彭鑫圖/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李斌編輯鄭亞嵐)
請按一按掃一掃,關(guān)注攀西商界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