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評論| 美日選擇性“失明” 想繼續(xù)“耍無賴”有用嗎?
再有2天,也就是2016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15年過渡期將結束?!吨袊尤胧蕾Q組織議定書》第15條明確規(guī)定,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于這一天終止,這將大幅降低中國商品在全球被征收的反傾銷稅,但最近,美國和日本正在對此施加阻力。
日本政府:對中國繼續(xù)維持“替代國”的做法
據(jù)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經濟產業(yè)省稱,日方已決定繼續(xù)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9號上午,日本官房長官在記者會上說,日本政府沒有說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央視記者致電日本產經省進行核實,得到答復:日本政府決定將對中國繼續(xù)維持“替代國”的做法。
中國外交部:日方應誠實履行已承諾的國際義務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方應誠實面對自己的履約責任。
陸慷表示,日方現(xiàn)在需要說明的是在12月11日之前,日本方面是否準備履行自己承諾的國際義務,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放棄使用“替代國”的做法。不管日方愿不愿意承認,中國與外部世界經濟的高度關聯(lián)和互利共贏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
中國商務部:少數(shù)國家含糊其辭中方堅決反對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沈丹陽在今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少數(shù)世貿組織成員在如期履行第15條義務的問題上表態(tài)含糊其辭,企圖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繼續(xù)使用“替代國”做法,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并堅決反對。
今年以來,歐美曾多次挑起對華貿易爭端,抵賴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待遇,這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到底什么是“市場經濟地位”?它和前面提到的反傾銷“替代國”是什么關系?先來了解一下——
央視評論
日本企圖為針對中國的反傾銷留下“后門”
兩天后的12月11日,將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5周年的日子,根據(jù)中國入世時簽訂的《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十五條規(guī)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數(shù)據(jù)的做法應當于2016年12月11日終止,之后必須使用中國市場的價格作為比較基準。
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點上,日本政府的表態(tài)實質上就是在逃避切實落實“十五條”的規(guī)定,不打算履行自己在世貿協(xié)定項下的義務,并企圖為針對中國的反傾銷留下“后門”。
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有目共睹
今年五月,歐洲議會通過一項非立法性決議,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指出中國過度生產及削價出口;近日,美國商務部長普利茲克表示“向中國賦予市場經濟地位的時機仍不成熟”。此番,日本又緊跟歐美,做出類似的表態(tài),企圖針對中國反傾銷,背后到底有何動機?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參與度和發(fā)言權有目共睹,中國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不是個別國家通過一兩份聲明就能說了算的。“入世”以來的15年里,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取得的進展有目共睹,2014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把以往“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改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進一步肯定了市場經濟的進展,并明確了深化市場經濟改革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通過自身努力在事實上擁有了市場經濟地位,而且這一地位并不會因為任何“貼標簽”式的否認而發(fā)生動搖。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違背市場經濟本質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世界經濟形勢和國際貿易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市場經濟的運行。今年以來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兩次“黑天鵝”事件,都顯示出反對自由貿易的趨勢,以及全球性的保護主義開始重新抬頭。
隨著右翼勢力在歐美乃至更大范圍內的崛起,世界各國可能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分離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反移民的政策。
在這種大背景下,無論是日本政府的表態(tài),還是之前歐盟和美國的“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舉動,其實都是打著市場經濟的幌子,做著違反市場經濟本質的事。
貿易保護主義作祟 無益貿易發(fā)展
正是由于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作祟,使得“市場經濟地位”這個經濟問題中被摻雜進了政治因素,讓問題解決更加困難。中國和日本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經濟互補性強。但日本“抵賴”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無益于兩國正常貿易發(fā)展,并為以后的貿易爭端埋下種子。從更廣闊的層面講,這有損兩國間本已脆弱的互信,使得原本就“政冷經熱”的中日關系可能滑向“政經皆冷”的局面。
違反世貿組織的條約義務,只會讓違約方在政治上失分,損害其政治談判承諾的可信度。從長遠看在經濟上也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這種改頭換面的保護主義或許能緩解一些短期的壓力,但終究無助于提高其壁壘后行業(yè)的競爭力,也無助于其經濟增長。
在一個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的世界上,以鄰為壑的政策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文丨財經問題專家 王亞宏
2016年12月09日 22:54 來源:央視新聞
產品好做推廣,就找攀西商界網(wǎng)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wǎng) 版權所有
防范網(wǎng)絡詐騙,遠離網(wǎng)絡犯罪。網(wǎng)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fā)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fā)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wǎng)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wǎng)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原標題:評論| 美日選擇性“失明” 想繼續(xù)“耍無賴”有用嗎?
再有2天,也就是2016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15年過渡期將結束?!吨袊尤胧蕾Q組織議定書》第15條明確規(guī)定,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于這一天終止,這將大幅降低中國商品在全球被征收的反傾銷稅,但最近,美國和日本正在對此施加阻力。
日本政府:對中國繼續(xù)維持“替代國”的做法
據(jù)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經濟產業(yè)省稱,日方已決定繼續(xù)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9號上午,日本官房長官在記者會上說,日本政府沒有說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央視記者致電日本產經省進行核實,得到答復:日本政府決定將對中國繼續(xù)維持“替代國”的做法。
中國外交部:日方應誠實履行已承諾的國際義務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方應誠實面對自己的履約責任。
陸慷表示,日方現(xiàn)在需要說明的是在12月11日之前,日本方面是否準備履行自己承諾的國際義務,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放棄使用“替代國”的做法。不管日方愿不愿意承認,中國與外部世界經濟的高度關聯(lián)和互利共贏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
中國商務部:少數(shù)國家含糊其辭中方堅決反對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沈丹陽在今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少數(shù)世貿組織成員在如期履行第15條義務的問題上表態(tài)含糊其辭,企圖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繼續(xù)使用“替代國”做法,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并堅決反對。
今年以來,歐美曾多次挑起對華貿易爭端,抵賴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待遇,這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到底什么是“市場經濟地位”?它和前面提到的反傾銷“替代國”是什么關系?先來了解一下——
央視評論
日本企圖為針對中國的反傾銷留下“后門”
兩天后的12月11日,將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5周年的日子,根據(jù)中國入世時簽訂的《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十五條規(guī)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數(shù)據(jù)的做法應當于2016年12月11日終止,之后必須使用中國市場的價格作為比較基準。
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點上,日本政府的表態(tài)實質上就是在逃避切實落實“十五條”的規(guī)定,不打算履行自己在世貿協(xié)定項下的義務,并企圖為針對中國的反傾銷留下“后門”。
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有目共睹
今年五月,歐洲議會通過一項非立法性決議,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指出中國過度生產及削價出口;近日,美國商務部長普利茲克表示“向中國賦予市場經濟地位的時機仍不成熟”。此番,日本又緊跟歐美,做出類似的表態(tài),企圖針對中國反傾銷,背后到底有何動機?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參與度和發(fā)言權有目共睹,中國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不是個別國家通過一兩份聲明就能說了算的。“入世”以來的15年里,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取得的進展有目共睹,2014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把以往“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改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進一步肯定了市場經濟的進展,并明確了深化市場經濟改革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通過自身努力在事實上擁有了市場經濟地位,而且這一地位并不會因為任何“貼標簽”式的否認而發(fā)生動搖。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違背市場經濟本質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世界經濟形勢和國際貿易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市場經濟的運行。今年以來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兩次“黑天鵝”事件,都顯示出反對自由貿易的趨勢,以及全球性的保護主義開始重新抬頭。
隨著右翼勢力在歐美乃至更大范圍內的崛起,世界各國可能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分離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反移民的政策。
在這種大背景下,無論是日本政府的表態(tài),還是之前歐盟和美國的“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舉動,其實都是打著市場經濟的幌子,做著違反市場經濟本質的事。
貿易保護主義作祟 無益貿易發(fā)展
正是由于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作祟,使得“市場經濟地位”這個經濟問題中被摻雜進了政治因素,讓問題解決更加困難。中國和日本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經濟互補性強。但日本“抵賴”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無益于兩國正常貿易發(fā)展,并為以后的貿易爭端埋下種子。從更廣闊的層面講,這有損兩國間本已脆弱的互信,使得原本就“政冷經熱”的中日關系可能滑向“政經皆冷”的局面。
違反世貿組織的條約義務,只會讓違約方在政治上失分,損害其政治談判承諾的可信度。從長遠看在經濟上也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這種改頭換面的保護主義或許能緩解一些短期的壓力,但終究無助于提高其壁壘后行業(yè)的競爭力,也無助于其經濟增長。
在一個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的世界上,以鄰為壑的政策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文丨財經問題專家 王亞宏
2016年12月09日 22:54 來源:央視新聞
產品好做推廣,就找攀西商界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