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出手:剛剛,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
按照央行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于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yè)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目前,已有20余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財付通、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
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全部接入網聯
央行
今年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fā)《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yè)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yè)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yè)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為何接入網聯?
網聯也被稱為”網絡版銀聯”,即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是在央行指導下,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組織成立,用以處理由非銀行支付機構發(fā)起的、與銀行交互的支付業(yè)務,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共同發(fā)起籌建。網聯只是一個清算平臺,并不直接開展支付業(yè)務,以保持中立性。
網聯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糾正第三方支付機構違規(guī)從事跨行清算業(yè)務,改變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連接開展業(yè)務的問題。也就是說,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線上支付通道,不需要也不能再直接對接銀行,而是通過網聯平臺直接與各家銀行對接。
網聯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
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jiān)管。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guī)等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
在此之前,支付機構和銀行之間的費用由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多家銀行分別擬定,多方關系比較紊亂。網聯建成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銀行面臨由“n”變“1”,所有的接口都通向網聯,網聯接口同一價錢,可避免業(yè)內話語權影響公允競爭;也有助于使資金流向一目了然,有利于監(jiān)管。
網聯上線對第三方支付行業(yè)有何影響?
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收編了”,下圖是網聯公司的股東名單:
截圖
上圖中出資額為“首次出資”,最終出資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為20億元,股權比例與上圖一致。國內主要第三方支付機構,都獲得了入股網聯的資格。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在“收編”的同時苦樂不均。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
所以,網聯的成立,不僅是國家重拳凈化金融環(huán)境,更代表著由國家主導的中國新信用體系打響了第一槍!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fā)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fā)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原標題:央行出手:剛剛,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
按照央行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于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yè)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目前,已有20余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財付通、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
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全部接入網聯
央行
今年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fā)《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yè)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yè)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yè)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為何接入網聯?
網聯也被稱為”網絡版銀聯”,即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是在央行指導下,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組織成立,用以處理由非銀行支付機構發(fā)起的、與銀行交互的支付業(yè)務,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共同發(fā)起籌建。網聯只是一個清算平臺,并不直接開展支付業(yè)務,以保持中立性。
網聯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糾正第三方支付機構違規(guī)從事跨行清算業(yè)務,改變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連接開展業(yè)務的問題。也就是說,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線上支付通道,不需要也不能再直接對接銀行,而是通過網聯平臺直接與各家銀行對接。
網聯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
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jiān)管。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guī)等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
在此之前,支付機構和銀行之間的費用由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多家銀行分別擬定,多方關系比較紊亂。網聯建成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銀行面臨由“n”變“1”,所有的接口都通向網聯,網聯接口同一價錢,可避免業(yè)內話語權影響公允競爭;也有助于使資金流向一目了然,有利于監(jiān)管。
網聯上線對第三方支付行業(yè)有何影響?
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收編了”,下圖是網聯公司的股東名單:
截圖
上圖中出資額為“首次出資”,最終出資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為20億元,股權比例與上圖一致。國內主要第三方支付機構,都獲得了入股網聯的資格。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在“收編”的同時苦樂不均。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
所以,網聯的成立,不僅是國家重拳凈化金融環(huán)境,更代表著由國家主導的中國新信用體系打響了第一槍!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